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葛長偉于1月14日提交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審議的《廣東省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計劃草案的報告》(簡稱“社會發展報告”)透露,廣東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較好完成,經濟增長、就業等主要指標實現年度預期目標,結構升級、社會發展、民生福祉等反映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進一步完善。
2020年廣東省的經濟運行將保持平穩態勢,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和“四個出新出彩”為全省改革發展注入強大動力,轉型升級效應逐步顯現,“實體經濟十條”“民營經濟十條”等政策持續發力,市場預期將進一步穩定。
發揮廣州、深圳“雙核聯動、比翼雙飛”作用
社會發展報告顯示,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取得重大階段性進展。廣東省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和若干政策措施,以“灣區通”工程為抓手,大力推動三地規則銜接,全面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建筑、旅游、醫療等職業資格認可取得新進展。
社會發展報告指出,2020年廣東將縱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揮廣州、深圳“雙核聯動、比翼雙飛”作用,帶動全省改革發展“雙區驅動”“利好疊加”效應,形成強大的示范帶動和引領支撐作用。加快推進深中通道、黃茅海通道等建設,推進蓮花山、獅子洋通道等前期工作。完善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的運營管理機制,推進粵澳新通道建設、皇崗口岸重建和深圳灣口岸通關模式創新,完善港澳機動車便利出入內地政策措施。
廣東將推動出臺廣州南沙粵港深度合作園建設總體方案,推進南沙國際航運保險業務免征增值稅、啟運港退稅等稅收優惠政策加快落地。同時,還推動南沙國家健康醫療旅游示范基地與國際通行旅游標準接軌,建設穗港澳國際健康產業城。
今年確保161.5萬相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2019年,廣東在精準脫貧方面取得扎實有效的成果。去年投入各類幫扶資金近200億元,實施產業扶貧項目15.1萬個,累計幫助40.14萬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員實現就業,累計實現近160萬相對貧困人口脫貧,90%以上相對貧困村達出列標準。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社會發展報告表示,廣東將如期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確保161.5萬相對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2277個相對貧困村全部出列。廣東將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加大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保障性扶貧力度,強化扶貧與扶智扶志相結合,及時做好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監測和幫扶。
推動5G技術、4K/8K電視技術規;瘧
自從去年我國正式啟動5G商用以來,5G一直備受市民關注。社會發展報告指出,2019年廣東在5G基站數量上位居全國第一。
記者了解到,為加快5G網絡建設,推動5G商用步伐,廣東省政府辦公廳此前印發《廣東省加快5G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明確提出,2020年6月底前,廣東各地市政府要將5G基站建設規劃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及控制性詳細規劃,將5G基站站址、機房及管線、電力等配套設施納入市政基礎設施專項規劃,將交通干線與重要交通樞紐場所基站納入建設規劃。
社會發展報告指出,今年廣東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實施加快5G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推動5G技術、4K/8K電視技術規;瘧。并透露,2020年廣東將穩步推進5G通信網絡建設,力爭年底5G基站達4.8萬座,基本實現珠三角中心城區5G網絡連續覆蓋。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露、楊洋、魏麗娜、廖靖文、方晴、李棟、汪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