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潔
2021年7月,中央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種業振興行動方案》,對種業發展作出重要部署。今年是種業振興行動由“三年打基礎”轉向“五年見成效”的關鍵一年,在近日召開的加快推進種業振興行動暨種質資源普查總結視頻會上,農業農村部給出亮眼成績單的同時,強調種業振興仍處于攻堅克難、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
作為農業“芯片”,一粒良種既是農戶的收成指望,也是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籌碼。我國以占世界9%的耕地養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在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面前,如何在有限的耕地上多產糧、產好糧,種子被視為關鍵!熬S護種業安全”被明確寫入自今年6月1日起施行的糧食安全保障法,也再次提醒大家,小小種子事關“中國飯碗”。
科研創新水平直接影響種子品種質量,因此,強化種業知識產權保護是維護種業安全的重要一環。面對侵權行為隱蔽、品種權糾紛顯著增加、侵權主體類型復雜等情況,2021年至今,最高人民法院共發布四批種業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典型案例,凝結一線審判智慧,明確相關法律適用,在堅持嚴格保護的同時及時破解實踐中出現的維權難題,為推動種業創新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良好的市場環境是種業振興的“黑土地”。流入市場的“假種子”“套牌種子”等偽劣農資,不僅會讓農民群眾的汗水付諸東流,還會擾亂正常的市場經營秩序。為扎實推進種業振興市場凈化行動,公安部會同有關部門聯合部署開展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組織全國公安機關結合“昆侖2024”專項行動,嚴打種子套牌侵權等突出犯罪活動,切實維護農民群眾合法權益。
企業的健康發展能夠為高質量推進種業振興提供有力支撐。為進一步激發企業活力,一方面,結合“檢察護企”專項行動,湖北、遼寧、甘肅等地檢察機關深入種業企業,開展“法治體檢”,并強化運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等檢察職能綜合履職;另一方面,北京、浙江、福建等地司法行政機關積極提供優質公共法律服務,通過與種業協會簽訂公證服務合作協議、組織律師進企業解惑答疑、編制種業生產活動相關法律服務指引,助力種業企業在優化布局、強化科技創新、提高供種保障能力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項技術能夠創造一個奇跡。種業振興并非朝夕之功,更需多方合力,在法治力量的持續護航下,讓越來越多優質的農業“芯片”不斷豐富“中國飯碗”,讓一蔬一飯帶來的幸福感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