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鳳縣棣花古鎮,游客泛舟千畝荷塘。(本報記者 楊 鑫 攝)
6月18日,國漁三岔河水產養殖示范園捕魚工抱起剛捕捉到的冷水魚。 (本報通訊員 唐宇琨 攝)
盛夏,一片熱浪。從西安開車接連穿過秦嶺隧道,便見云霧繚繞山間,有涼意襲來。行至商洛,走進木王森林公園,沉浸在濕潤的空氣里,深呼吸幾口,清新之感更甚。
2020年春,習近平總書記稱贊商洛柞水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天然氧吧”。近年來,商洛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深挖氣候資源價值,成功創建“中國天然氧吧”等國家級氣候生態品牌。
從“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困擾,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干勁,商洛作為全國首個氣候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市,闖出一條“美促富”“富帶美”的新路子。
評估 點“綠”成“金”第一步
秦嶺山脈是南北方的界山。生活在秦嶺腹地的商洛老百姓,都知道這座山的好。山好、水好,空氣好,還有核桃、木耳、茶葉、中藥材……數不盡的山珍。
千好萬好,但抵不過山大溝深、交通不便。眼看著山外面都富起來了,山里還是窮溝溝,小伙子說不上媳婦,大多數年輕人只能外出打工。
窮則思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必須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商洛市市長王青峰表示。
點“綠”成“金”第一步,是科學的認證和評價。必須搞清楚怎么好、為什么好。商洛市氣象局局長張向榮介紹,商洛氣象部門圍繞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系統,構建了商洛氣候生態監測站網,還與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合作,共享衛星遙感和生態站網數據。
數據顯示,商洛全年平均氣溫12.9℃,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夏季平均氣溫22℃,屬于氣象溫濕指數“最舒適區”;森林覆蓋率70%,重要水源地植被覆蓋率超過90%;中心城區年均空氣優良天數340天以上,空氣負氧離子平均含量達到每立方厘米5577個。
得天獨厚的優質資源,加上緊靠西安、武漢、鄭州三大經濟中心的區位優勢,發展氣候康養產業、打造“22℃商洛·中國康養之都”品牌的思路就此形成。
持續完善生態觀測站網、明確康養產業鏈氣候資源開發利用方案、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曾經的商洛,處處是“天塹”,現在縣縣通高速;曾經大山深處可望而難及的美景,如今可以選擇駕車、坐纜車,還能在附近住上一住。
今年初,商洛4縣區獲得“中國天然氧吧”稱號,2縣獲得“中國氣候宜居城市”稱號,兩個景區獲得“避暑旅游目的地”稱號。至此,“中國天然氧吧”幾乎覆蓋商洛全域。
路徑 從品牌效應到“千萬工程”
“以前睡得總是不安穩,沒想到來這里睡得特別香!”在木王森林公園跑馬梁上,67歲的游客韓麗萍向記者展現智能手環上顯示的數據,“我準備住一段時間再回西安,希望以后能帶著孩子常來。”
今年木王國家森林公園獲得“避暑旅游目的地”稱號后,僅清明節假期,客流量就達到了2023年全年的客流量。“預計今年能超過20萬人次!”木王國家森林公園管理委員會主任齊承立說。
2023年,商洛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積極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著力打造“美麗鄉村+”農業、休閑康養等新產業新業態,讓一個個小山村換了新顏。
山陽縣陸家灣村氣候濕潤,水土資源好,盛產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九眼蓮;水稻生長周期長,每公斤含266微克硒的大米很受歡迎。只見村子休閑步道上,三五成群的游客絡繹不絕。
“農田景點化、農業景觀化、農村景區化,構建農文旅康養綜合體。”山陽縣色河鋪鎮鎮長馬薔薇說,陸家灣預計年吸引游客超過10萬人次,促進集體收入超
過60萬元。
在鎮安縣月河鎮羅家營村、商州區三岔河鎮七星村、山陽縣戶家塬鎮、丹鳳縣棣花鎮,記者看到大山間豁然開朗的“江南水鄉”、房前屋后郁郁蔥蔥的植被,感受到夏天穿堂而過的涼風,領略作家賈平凹筆下
家鄉的風土人情……
顯眼處,一棟棟高端民宿拔地而起,一筐筐山貨和農產品成了“搶手貨”。實際上,變化最大的,是群眾的精氣神。
眺望 保護與發展的商洛答卷
在商州區三岔河鎮國漁三岔河水產養殖示范園里,山泉水緩緩流入,清澈見底的魚池里,虹鱒魚、金鱒魚和鱘魚自由游弋。園區智慧管理平臺上,每一條魚的編號和游動軌跡清晰可見。
難以想象,占地43畝的園區,只有3名工作人員。
負責人趙海蒙表示,配合園區氣象部門架設的兩個自動氣象站數據,利用AI技術,能實時調節魚池環境。例如,如果高溫,就增大山泉水或井水降溫;如果因下雨缺氧,就自動加大液氧釋放度。就連投喂餌料,都是靠無人機。
這樣滿滿的“科技感”,還體現在百年丹鳳葡萄酒的釀造中、現代物聯網控制的設施農業大棚里?茖W技術的進步,深刻影響了現代化農業的發展,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了契機,也為生產發展和生態保護兩手抓提供了新的空間,讓這片山水田園變成了發家致富的“香餑餑”。
從氣候好、生態美到經濟強、生活富,生態產品的價值如何度量?一直是“綠水青山”轉化成“金山銀山”的難題。商洛市委、市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合作,希望能探索給出商洛答案。
氣象部門作為重要骨干參與其中。商洛市生態監測服務中心主任趙世發介紹,依托生態觀測指標和觀測內容最全面的綜合生態站,商洛建成全國首個生態產品價值與碳匯評估平臺。今年3月4日,商洛市首批林業碳匯交易簽約儀式在商州舉行,市交投公司與中碳(福建)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簽約,交易二氧化碳減排量10萬噸,總資金400多萬元。
從評估、核算到實現碳交易,商洛的氣候生態資源,正在實實在在地轉化為經濟效益。“等高鐵通了,到西安就不到半小時了!”行至各處,記者總能聽到當地人這樣期盼著。愛秦嶺、愛家鄉的商洛人,日子越過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