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殷世乾)日前,陜西省教育廳公示了“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國家評估認定的縣(市、區)評估結果,商南縣順利通過陜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的督導評估,基本達到國家評估標準,擬申報國家評估認定“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區)”。
近年來,商南縣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發展,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以創建全國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和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為契機,用好“4+4”工作機制,大力提升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用好“包抓+督導”機制,凝聚發展合力。出臺了《商南縣關于大力發展學前教育的實施意見》和《商南縣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實施方案》,實行縣級領導包抓項目建設制度,政府無償劃撥60多畝建設用地新建4所幼兒園,縣教育督導辦定期深入全縣幼兒園開展學前教育專項督評,規范了辦園行為,提升了保教質量。用好“公辦+民辦”機制,優化資源配置。堅持學前教育公益性、普惠性原則,按照“城區擴容、鄉村提質”的思路,持續投入7000多萬元,先后建成4所標準化城鄉幼兒園;投入1000多萬元,建成了一批設施齊全、管理規范的民辦幼兒園,3所被認定為普惠性幼兒園。用好“研訓+激勵”機制,提升師資水平。邀請省級幼教專家舉辦講座10多場次,受訓教師達2000多人。堅持每年舉辦一次幼兒教師全員培訓和一次教學能手大賽,每兩年交叉開展一次幼教專業基本功及保育員專業技能大賽,150多名教師獲省、市、縣教學能手等稱號。用好“幫扶+特色”機制,促進內涵發展。認真貫徹《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每年開展一次“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樹立正確的學前教育觀,積極推進園所文化、園本課程、家園共育、鎮村一體化管理等試點基地建設,帶動全縣20多所幼兒園從“常規園”向“特色園”轉變。建立健全大學區結對幫扶機制,縣域城鄉、校際間辦學差距逐步縮小,推動了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水平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