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縣“2018決戰脫貧攻堅”系列報道之一
特約記者 李治軍
1月11日,商南縣召開2018年脫貧攻堅春季攻勢“三項行動”動員會;2月4日,召開脫貧攻堅春季攻勢進展匯報會;2月26日,召開脫貧攻堅項目謀劃匯報會;3月13日,召開脫貧攻堅工作會議,隆重表彰2017年度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先進個人;4月15日,舉行了今年脫貧攻堅第一次現場觀摩會……由這些不難看出,年初以來,商南縣委、縣政府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統攬全局的重點工作,緊鑼密鼓抓部署、抓推進、抓督查,多層面多方位凝聚起更加充沛、更加強大的扶貧脫貧新動能,推動本年度脫貧攻堅強勢開局。
上下一心奮力包抓
今年,是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第一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邁入小康至關重要的一年。本年度,商南縣擬脫貧34個村、1.74萬人。為如期完成這一艱巨任務,商南縣委、縣政府把今年確定為“扶貧領域作風建設年”和“脫貧質量提升年”,矢志決戰深度貧困!
瞄準這樣的目標,立足這樣的著眼點,從年初開始,商南縣積極貫徹中省市脫貧攻堅相關會議精神,以對全縣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以翻頁謀新的心態,以苦干實干的作風,全力以赴抓攻堅脫貧。
商南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不定期多次深入鎮辦,進村到組入戶,認真調研、檢查、督導,既查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情況,也查貧困戶生活狀況、產業發展、收入保障等,用實際行動為該縣其他領導干部、黨員干部樹立了鮮明的全力抓脫貧攻堅的“風向標”。在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的引領帶動下,商南縣10個鎮辦的工作團團長、副團長經常深入包抓的鎮辦和貧困村,實地調查研究,適時召開工作團會議,督促指導鎮辦和工作團內各包扶單位開展工作;積極幫助籌措資金,完成爭取不低于100萬元扶貧項目資金的任務。該縣“十辦兩組”各牽頭單位分別制定了年度工作計劃,細化分解任務,夯實包抓責任,確保年度任務順利完成。10個鎮辦黨政主要領導按照至少拿出70%以上工作時間用于脫貧攻堅的要求,切實把脫貧工作拿在手上,安排部署、檢查督促,確保工作落實落細。各村(社區)黨支部作為脫貧的最基層戰斗“堡壘”,緊緊圍繞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整治、民風建設等重點,帶領群眾積極開展工作。
新時代展現新氣象。目前,從縣委到縣級四套班子,從縣直部門到各鎮辦,再到村(社區),上下一條線、眾人一條心,正依據年度脫貧規劃,聚力包抓,全縣脫貧攻堅呈現出你追我趕、唯恐落后的喜人態勢。
多方聯動合力幫扶
脫貧攻堅,除了落實包抓外,還需要全面統籌整合幫扶力量、扶貧資源等,以便合力開展幫扶。
為此,商南縣著力加強社會扶貧。加大“中國社會扶貧網”推廣上線力度,加強業務培訓,確保該網推廣上線取得實效。充分發揮省市包扶單位科技、人力、財力等優勢,共推脫貧。扎實開展“百企進百村扶千戶”活動,廣泛動員民營企業與貧困村開展村企共建活動,通過與村上合股、吸納貧困戶參股等方式,與貧困群眾攜手發展、共建共享。
同步,深入推進南京市溧水區與商南縣的對口扶貧協作。積極與溧水區開展交流互訪,拓展協作領域。建立溧商協作項目庫,研究制定財稅、金融、土地使用等支持政策,加快全域旅游、科教文衛、人才、就業等方面合作項目的落地。向溧水區提供有就業意愿和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信息及已外出就業貧困人口信息,為貧困人口提供溧水方面的崗位信息,幫助該縣貧困人員就業增收。
此外,積極推進“三大幫扶”,即加強與省水務集團的對接,爭取一批中省國資系統助力脫貧扶助項目和資金,帶動貧困戶增收;全面落實與西安財經學院的協定項目,借助該院人才、科技、資金、項目等優勢,深入開展電商培訓、扶貧助學等活動;建立與江蘇省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對口幫扶機制,開展“傳幫帶”活動,加強業務交流,著力提升商南縣醫院的綜合醫療服務能力。
提振精神主動脫貧
外因是發展的條件,內因是發展的根本。貧困群眾要脫貧“摘帽”,政策扶持、干部幫扶固然重要,但起根本作用的是內因,是貧困群眾的主觀思想。鑒于此,商南縣精心研究、統籌施策、對癥下藥,持續在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上下功夫,著力增強脫貧主體的能動性、自覺性。4月初,商南縣針對廣大干部職工在脫貧攻堅中領頭作用、示范作用發揮不充分的問題,在全縣機關單位開展帶頭厲行節約、爭當勤儉養德的表率,帶頭踐行文明新風、爭當移風易俗的表率等“六帶頭六爭當”活動,旨在以干部帶群眾,促使黨員干部職工成為新民風建設的實踐者、推動者,為脫貧營造更加有利的社會大環境。
同步,針對部分貧困群眾存在的“等靠要”、不想干、信心不足等“精神窮根”,該縣在124個村(社區)開展移風易俗、道德評議等精神文化脫貧“九大行動”,著力為貧困群眾補充“精神營養”。
組織縣劇團開展文藝惠民演出,用貼近實際的節目幫助群眾去除消極思想,主動投身致富行列。近期,該縣將啟動精神文化脫貧集中宣講活動,組建宣講團,精選脫貧標兵、“五美”村民等先進典型,計劃用3個月時間,走進今年擬脫貧的34個村(社區)開展宣講,用群眾身邊的人和事教育影響群眾,旗幟鮮明、有理有力地倡樹“勞動光榮、脫貧光榮”思想,激發群眾主動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