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航 楊建東
有這樣一位回族教師,他執教的學校都是當地邊遠艱苦的少數民族學校,茅坪回族鎮紅光小學、關坪五福教學點、腰莊河教學點。執教24年間,他憑著對家鄉的摯愛潛心育人,默默地培養和守望著山鄉的孩子們。當地的老阿訇動情地說:“我們清真寺頂部的標志就是月亮。魏老師多年來精心地培養我們的下一代,他就是帶給我們當地民族孩子希望的月亮。”從此,鄉親們就親切的稱呼他為“月亮老師”。這位山區教育的堅守者就是鎮安縣茅坪回族鎮中心小學校長魏海軍。
1994年剛畢業的魏海軍老師被分配到茅坪回族鎮紅光小學任教,是本鎮當年唯一被分配到村小學的老師。山梁頂上的幾間破舊房子就是他的學校。教室里的課桌五花八門,有陳舊的方桌,有搖搖晃晃的條桌,有粗糙的木架。因為山梁風大,窗戶用塑料紙蒙上便于保暖。在這所學校的兩年里,他是最受師生歡迎的才子老師:吹拉彈唱樣樣行,體音美都能帶,普通話最標準。從此,體育課孩子們有了籃球玩,音樂課有了新鮮的風琴聲,美術課有了規范的繪畫指導,語文課堂有了純正的普通話,第二課堂有了豐富多彩的活動。課余時間,他的辦公室成了學校最熱鬧的地方:男生嚷著要他教武術學打籃球,女生要他講故事教流行歌,同事們希望與他商討教學問題,校長鼓勵他出教學改革點子,歡歌笑語蕩漾在他那間僅僅8平方米的簡陋辦公室里。當時的鎮教辦主任曾在上百人的教師會上這樣表揚他:“紅光小學自從來了魏老師,學校風貌煥然一新,變得有活力了。”
1996年下半年,因為五福教學點無正式教師,教學質量低下,學生因厭學而輟學率高,當地群眾意見很大,所以領導做工作讓他擔任負責人去收拾這個爛攤子。調動文件下發后,當地的村干部與群眾聽說是位“娃娃兒校長”來負責,還到當地政府與教辦要求換人。這所教學點一百多名學生,就他與兩名臨時代課教師任教,環境與教學條件比紅光小學還差,實行的是二級復式授課制。他既是學校的負責人,又是二年級、四年級復式班的包班教師,而且是全校的音樂美術教師。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他通過研究,發現復式教學的主要特點為“動靜搭配”,在教學中大膽嘗試,語文課堂“先學后教”、數學課堂“先嘗試后教”。在課余時間,他充分發揮特長,大力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為了解決當地孩子讀物匱乏的問題,他自費購買了2000元的兒童讀物。當年他組織的一場師生元旦迎新晚會轟動了當地?粗约旱暮⒆与m然身著舊衣,卻在舞臺上盡情放歌載舞吟誦,許多家長流下了激動的淚水。短短兩年時間,五福教學點的教學質量在全鎮一躍前茅。這下當地群眾信服了,紛紛點贊道:“這個娃娃兒老師真蓋帽!”他在五福教過的學生,有的上了大學,有的創業有成。不少學生至今過年都要去看望他,感激他的教誨之恩。
2000年,嶄露頭角的魏海軍被選拔到鎮中心小學任教并擔任教導主任職務。魏海軍看到縣城的同學在用電腦,靈機一動:為什么自己就不能學學呢,這樣不僅能提升工作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還能提高教學效果,為身處大山的師生打開了解外部世界的一扇窗。他自費買了一臺電腦,僅用一個周他就學會了五筆打字,很快又學會了課件制作,投影儀使用等。他的課堂魅力四射,全鎮師生都知道:魏主任的課堂是最靈動多彩的。
在他的感召下,全校教師都開始學習電腦及投影儀實用技術。于是,他的辦公室又成了老師們學習電腦的課堂。在他的精心指導下,老師們逐漸學會了課件制作,教學中爭相運用電教手段之風越來越濃,F在學校各班都配備了電腦,魏老師不僅是信息技術培訓員,又是學,F代化教學設施的義務修理員。
走上校長工作崗位后,魏海軍積極引領教師開展課程改革及素質教育實踐,他把邱學華的嘗試教學法融入課程改革中,“先學后教,以學定教,以教導學。”他所在的學校成為邊遠山區學校課程改革的示范校,他本人也成為中心小學首位數學學科縣級新課程教學能手。
2007年學校只有兩棟破舊的教學樓,危房占到校舍面積的一半。操場未硬化,教學儀器幾乎沒有,圖書也多數是陳舊的。他多次向當地政府和主管局反映,多次爭取危改立項及國家專項資金,先后鋪設了塑膠跑道、草坪,建成了明德樓和學生宿舍樓,現代化設施俱全。在校建過程中,他堅守在工地上,連續5個暑假都沒有休假,雙休日加班也是家常便飯。
如今,茅坪鎮中心小學目前校容校貌徹底改觀,成為當地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學校開展的素質教育活動及嘗試教學法改革,有效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這里的學生喜愛足球運動,體質優于周邊學校學生;這里的學生進入初高中后有發展后勁,一直為兄弟學校所稱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魏海軍的熏陶下,這所學校的教師素質也同步提升。近幾年,這里走出了1名省人大代表和1名省黨代表。24年教壇拼搏,讓42歲的魏校長過早地雙鬢染霜、禿頂,他卻風趣地說:“我就要用這個禿頂月亮來照亮學生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