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連 萍 陳吉萍)為貫徹落實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實施健康中國戰略重大決策部署,精準對接新時代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健康需求,根據國家衛健委《進一步改善護理服務行動計劃(2023—2025年)》精神,針對特殊人群面臨的護理難題及上門護理服務需求激增實際,鎮安縣創新護理服務模式,擴大護理服務供給,支持有條件的醫療機構依法合規積極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為出院患者、生命終末期患者或居家行動不便老年人提供上門護理服務,有效滿足民眾健康護理需求,助推健康鎮安高質量發展。
鎮安縣委深改委將“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確定為今年重點“小切口”改革事項,印發《鎮安縣“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確定由鎮安縣醫院率先試點實施。試點項目已于4月21日上線運行,患者通過“鎮安縣醫院”微信小程序選擇所需服務項目下單、支付,護理人員線上接單審核評估后,選派對口?谱o士到患者家中完成線下服務。上門服務的“網約護士”均為資質過硬、經驗豐富的資深專業護士,經過崗前理論和實踐操作培訓,考核合格后錄入“互聯網+護理服務”人才庫。目前,已認定符合條件護理人員31名。
鎮安縣確定試點服務對象是在鎮安縣醫院完成首診后的高齡或失能老年人、康復期、終末期、慢性病等行為不便人群或者母嬰人群。目前,已確定8大類40項護理服務項目,涵蓋基礎護理(霧化吸入、吸氧、生命體征監測等)、皮膚護理(壓力性損傷、失禁性皮炎、慢性傷口護理等)、管路維護(PICC、各種引流管護理等)、母嬰護理(產后康復及指導、新生兒足跟血采集等)、中醫護理、標本采集、糖尿病護理、健康指導等醫護服務。
鎮安縣制定項目實施知情同意書、操作評估與記錄、健康教育、標準操作流程、規范化收費流程等制度標準,對護理操作過程全程紀錄、閉環管理,收費過程公開透明。定制統一規格的護理服務包,提供手機APP定位追蹤系統,配備護理工作記錄儀及一鍵報警裝置,保障服務行為全程可追溯。建立線上評價機制,在“鎮安縣醫院”微信訂閱號“上門護理”欄目設置意見反饋專欄,及時收集服務對象意見建議,不斷改善提升服務水平。目前,已為20多名有需求的患者提供了便捷、專業、優質的上門護理服務,滿意率達100%。
通過“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改革,鎮安縣進一步拓展了護理職業發展路徑,滿足了群眾多元化健康服務需求,解決了特殊群體就醫護理難題,切實維護了群眾健康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