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夏澤梅 童和平 陸 波)隨著“三夏”農忙季節的到來,鎮安縣通過引入新品種、政策支持和農機化推廣等舉措,全力推動夏收夏播工作,確保糧食顆粒歸倉,為全年糧食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6月1日,在云蓋寺鎮金鐘村,一片300畝的“秦紫一號”新品種黑小麥試驗田迎來了豐收。金色的麥浪中,收割機穿梭忙碌,村民正將收獲的小麥裝運回家。新品種小麥與傳統品種相比,不僅富含花青素,營養價值更高,而且畝產效益也有顯著提升,極大地增強了農民的種糧信心。
云蓋寺鎮農綜站站長朱丹陽表示,全鎮小麥種植面積超過2000畝,目前已收割過半,預計6月初完成全部收割工作。接下來,鎮上將利用有利墑情,擴大夏玉米、大豆、油料的播種面積,確保秋季糧食補給。
鎮安縣還通過提供免費種子、化肥,發放種糧補貼以及定期技術指導等措施,為小麥增產提供了堅實保障。在米糧鎮光明村和清泉村,農技人員與村民共同保障夏收夏播順利進行。
米糧鎮清泉村村民姚其慶說:“種子和化肥是縣上提供的,鎮上的農機干部定期來進行科學防蟲指導,今年產量比以往要好,計劃明年再種四五畝!睘榱颂岣呤崭钚,減少天氣變化帶來的損失,鎮安縣積極推廣微耕機、割曬機等小型農業機械。這些“小農機”以其優異的地形適應性和高效的收割能力,不僅提高了小麥的產量和品質,還為夏播工作提供了加速度。光明村村民狄傳華說:“我家有三四畝地,以前我家五六個人要收割一整天,現在不到1個小時就收完了!
“小農機”在助力夏收的同時,也助力夏播跑出“加速度”。在月河鎮西川村田地間,村民們正忙著將育好的秧苗一盤盤整齊地疊放在插秧機上,滿載秧苗的插秧機在水田里來回穿梭,一株株嫩綠的秧苗從插秧機上依次滑落,均勻地插入水田中,為田野披上一層新綠。
鎮安縣農技中心黨支部副書記詹迪生表示,目前油菜收獲已完成,小麥已收割3.81萬畝,夏播玉米、大豆、水稻等5.31萬畝,夏播進度達到41.8%。接下來,鎮安縣將繼續落實“兩藏”戰略,強化五糧協同,確保夏收夏播工作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