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鄒大鵬
雨后的鎮安縣達仁鎮,遠山如黛,近水含煙。極目遠眺,座座房屋依山勢而建,片片茶園隱在云山之間,處處涌動著蓬勃生機,一幅黨建強、鄉村美、產業旺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7月12日,在象園·印象茶產品展銷中心內,達仁鎮網紅程佳佳正在通過抖音直播銷售象園茶,她將包裝好的象園茶托在手掌上,面對著手機向直播間的觀眾介紹:“象園茶是我們達仁鎮最負盛名的土特產,這里具有‘雨洗青山四季春’的宜茶環境和‘高山云霧出好茶’的獨特地形,茶葉具有湯香茶靚、栗香味濃、久耐沖泡等特點,喜歡喝茶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哦。”
今年春茶開采期間,家住象園村五組的程佳佳毅然放棄了在外的高薪工作,選擇回鄉自主創業,拍起了抖音短視頻,做起了直播帶貨。談及初衷時她說:“一直就有宣傳家鄉、回鄉創業的想法,離家近干啥都能有個照應,當時村黨支部書記劉道儉聯系我,愿意給我提供直播場地和技術培訓,我幾乎沒有猶豫就答應了。”如今,程佳佳已在抖音發布記錄茶農日常生活視頻40多條,累計播放量10萬人次左右,抖音櫥窗的商品銷量也越來越高。
程佳佳能夠成為鄉村振興路上的“新農人”,依托的是達仁鎮茶產業的蓬勃發展,也離不開象園村黨支部的一路扶持。
達仁鎮堅持以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建立抓干部學習促能力提升、抓分類指導促爭先進位、抓集體經濟促服務功能、抓人才隊伍促班子建設、抓產業發展促鄉村振興“五抓五促”黨建工作機制,以黨建引領“四變轉型五好培強”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模式為鏈條,新建象園·印象茶產品展銷中心1處,建成茯茶、白茶生產線1條,全鎮茶園面積達7.1萬畝,培育茶農2800多戶,從事茶葉生產人員6000多人,打造茶歌、茶藝、茶農等網紅50多人,讓更多茶農參與分享因茶興業、因茶致富的紅利。
同時,達仁鎮將蠶桑產業與集體經濟深度捆綁,引進種蠶培育技術,建成全市首個種蠶基地1處,春蠶養殖量達到2207張,再創歷史新高,全面消除了集體經濟10萬元以下村,實現以“黨建紅”引領“發展綠”。
紅色黨建引領綠色發展,發展的不僅是特色產業,也提升了達仁鎮人居環境的質效,讓鄉村振興的圖景更可感可觸。達仁鎮按照分類指引、分段實施、由表及里、“業”“居”齊進、建管一體原則,大力開展“凈美達仁”創建十大行動,落實門前“三包”2450戶,治理亂堆亂放276處,清理路沿護坡93處,接續完成浦仁大橋、集鎮環線路、栗茶家園引線路等一批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惠民項目,建成小公園17處,打造“凈美示范家庭”95戶、“凈美示范院落”10個,讓和美達仁成色更足。
談及下一步發展思路,程佳佳信心十足:“現在家鄉的發展如火如荼,是我回鄉創業最大的底氣,相信未來我的直播一定能夠更紅火!”